找到相关内容70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缘起与性起

    起说,以与众生界之诸法由缘起相区别。澄观大师《华严经玄谈记》云:“若以染夺净,则属众生,故唯缘起;今以净夺染,唯属诸佛,故名性起。”  诸佛所证性起之功德,乃从体起用,自在无碍,万德庄严,具有与众生界...;华严宗四祖澄观大师说缘起法必具诸缘各异、互遍相资、俱存无碍、异体相入、异体相即、体用双融、同体相入、同体相即、俱融无碍、同异圆满十义。都是就因缘所生法的性质和所含法则而言。以简摄繁,从一种原理或规律...

    佛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3585538927.html
  • 阿含经的“如真”实在论

    澄观大师:“华严经随疏演义钞:“玄者、妙也。门、即能通之义。玄妙之门,能通达华藏海故也。盖此十门,乃晋云尊者,依华严大经一乘圆顿妙义而立也:(一)同时具足相应门,(二)广狭自在无碍门,(三)一多相容...”自亦可另有其独立。  “玄”:幽远也。清宋龙渊“道德经讲义”注:“玄者,不可执捉、不可端倪,无形象,无言说……无朕兆”。印顺上人:“太虚大师年谱”:“大师抵上海……取‘人生观论战’,科学与哲学等书…...

    程文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05940095.html
  • 法相 人胜诸天

    著述甚丰,有《楞严经通义》、《华严经纲要》、《圆觉经直解》、《般若经直解》等等。熹宗天启三年示寂,世寿七十八,世称憨山大师。此尊称起因于师游五台山时,见北台憨山奇秀,故取为自号。又因仰慕清凉澄观大师的...右转法轮的观念影响,自古各种版本的藏经及佛书即出现“卍”与“卐”两种写法,彼此所坚持的,无非认为自己的写法才合乎右转之意。三十多年前,台湾佛教界许多长老大德,依旧各执已见。一九六三年六月,星云大师率团到...

    慈庄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90642131.html
  • 汉传佛教发展概况(一)

    最多。贤首国师之下,就是被唐德宗赐号“清凉国师”的澄观大师。他曾任七帝之师,一生奇异事迹很多,最重要的是,当他完成了《华严经》的注解以後,举行了一次华严经疏钞落成法会,竟有一千多位高僧参与盛会。 ...(原标题为“中国佛教阶段性的发展刍议”)        作者:星云大师(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会长、佛光山开宗长) 一、东传译经时期(秦汉魏晋时期) 二、八宗成立时期(隋陈李唐...

    星云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1743877.html
  • 阿含经的「如真」实在论

    价值。惟神学家之讲形而上,有以之以终归之於一神云云,如是之「形而上」,则「无神论」者与「非神论」之佛教,惟有舍之而不论矣。  佛教中,如天台宗有「玄学」说,华严宗有「玄门」说。唐:澄观大师:「华严经... 「玄」:幽远也。清宋龙渊「道德经讲义」注:「玄者,不可执捉、不可端倪,无形象,无言说……无朕兆」。印顺上人:「太虚大师年谱」:「大师抵上海……取『人生观论战』,科学与哲学等书……去年(十二年),以张...

    程文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294843956.html
  • 《华严经》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

    法混融,即表 卢遮那     之自体也。理包万行,事括千门,广喻太虚,周齐罔极。”     (注3) 因此澄观大师便首先说明二圣法门所代表的相对融通     的法则,然后再说明三...说:当时华严宗的集大成是法藏大师,而     当法藏大师在少壮时代,玄奘大师却在长安从事译经工作,     道宣律师在终南山弘扬四分律,善导大师正在倡导念佛法门     ,慧能大师正开展顿悟的...

    杨政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22644311.html
  • 禅宗审美感悟的生发机制

    离二边,行中道;证实相,契禅境。参拙文《论〈金刚经〉对禅思禅诗的影响》,《中国佛学》1999年第1期。 华严四法界是《华严经》、华严宗的精华。澄观大师在法界观的基础上,创立了四法界之说,即...

    吴言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23046903.html
  • 以西方方法学的“关系逻辑”来透视杜顺大师的法界观

    就是第二代的智俨大师根据杜顺大师法界观的见解所发挥出来的;前面所说的法界缘起、无穷缘起,可以说是第三代法藏大师的最大贡献,但是他还是根据法界观与十玄门的理论所推演而成的;甚至于第四代的澄观大师所说的“...华严宗第四代祖师澄观大师的“华严法界玄镜”;一个是第五代祖师圭峰宗密的“注华严法界观门”。这两个注家,都是华严宗的大宗师,当然华严宗的佛学领域,甚至顿悟禅的心地法门中,都有很高的成就。不过假若我们从近...

    方东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547454.html
  • 四阿含经:“六大”、“十八界”、“五蕴”、“十二因缘”、“四法本末”的“如真”实在论

    形而上”,则“无神论”者与“非神论”之佛教,惟有舍之而不论矣。  佛教中,如天台宗有“玄学”说,华严宗有“玄门”说。唐:澄观大师:“华严经随疏演义钞:“玄者、妙也。门、即能通之义。玄妙之门,能通达华藏海...,无言说……无朕兆”。印顺上人:“太虚大师年谱”:“大师抵上海……取‘人生观论战’,科学与哲学等书……去年(十二年),以张君劢之人生观演辞,引起丁文江之驳斥,有科学与玄学之论战”。按道家之“玄”,其...

    程文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547455.html
  • 华严经普贤行愿思想之研究

    智,普贤菩萨,旌乎真理,二法混融,即表毗卢遮那之自体也。理包万行,事括千门,广喻太虚,周齐罔极。”[3]因此澄观大师便首先说明二圣法门所代表的相对融通的法则,然后再说明三圣相融彰显,成为圆融无碍的道理...愿海,而结归极乐净土。  一、序言:阐述本论题的重要性  在中国大乘佛学的发展史上,隋唐时代可说是已经达到发展的顶峰。譬如说:当时华严宗的集大成是法藏大师,而当法藏大师在少壮时代,玄奘大师却在长安从事...

    杨政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61647456.html